我们经常在陆地上看到一座座大风车迎风飞舞,或在崇山峻岭间,或在广阔平原上。而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整日奔波在茫茫大海中,与风为伍,踏浪而行,为的就是在海里建起一座座大风车,把凛冽的海风变为温暖的灯光,照亮千家万户。
在广袤的大海之上,活跃着一批海上“追风人”,其中一个年近50,却像年轻小伙子一样朝气十足,在项目建设现场,常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,似乎总有花不完的精力。他是国家电投江苏省海上风电公司工程部主任,和庆冬。
人生不设限,毅然辞职迎接新挑战
1991年,和庆冬参加工作。因为大学期间读的是电气安装专业,所以毕业后就直接干起了火电厂的建设,这一干就是24年。这24年里,和庆冬积累了大量电力经验,职位也一路升到了主任。照理来说,和庆冬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干到退休,幸福得享受后半生。然而乐于冒险的和庆冬不想给自己的人生设限,他希望去尝试新的领域,给自己更多的挑战。
碰巧在2015年左右,新能源新项目迎来了发展新高峰。众所周知,火力发电靠的是烧煤,煤是非可再生资源,终有一天会燃尽,寻找可替代的能源是全球未来发电大趋势。而运用风能、太阳能等清洁能源,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项。放眼国际,风电发展非常迅猛,截止2018年,欧盟14%的电由风电提供的,丹麦的风电占国内发电量的41%,欧洲发达国家的风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。然而中国在这类高新技术的运用上,还处于落后状态。和庆冬敏锐得捕捉到这个机会,强烈的责任意识让他意识到自己必须做点什么。他毅然辞掉了自己干了24年的工作,从河南来到了江苏,来到了现在的单位,干起了海上风电项目。
海上作业艰难危险,和庆冬带领团队攻坚克难
2015年4月,和庆冬和一批建设者们来到了盐城的滨海海港,当时的滨海还是一片荒芜,海水卷着泥沙拍打在海岸上,也拍打在每一位追风人的心里。经过了两年多的前期准备,追风人们即将在这片海域开始为期一年的风电场建设。
海上作业必定是异常艰辛的,追风人们需要将每一个风力发电机分成塔筒、主机、风叶三个部分,分别吊吊装到指定位置组合起来,再将风电场的“心脏”海上升压站整体吊装到海里,所有的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在升压站汇集,通过海底电缆连接到陆地上的电网,再输送给千家万户。
这一切的工作都只能通过海上作业船只来完成,这就意味着任何的潮汐涌动、气象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,和庆冬他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,熟悉了每一个环节,但在施工开始后,考验还是一个个接踵而至了。
团队遇到的第一个考验就是晕船。曾经和庆冬对海的印象是碧海蓝天,柔软沙滩,但是到了滨海,入眼的却是海水中裹着泥沙,下了海更是在船上一路颠簸,一个小时的路程,刚开十分钟就开始吐。除了需要克服晕船,和庆冬和他的队员们还要克服恐高。为了施工,和庆冬每天要站在距离海平面数十米高的吊笼上,海上风大的时候,吊笼会剧烈摇晃,即使穿着救生衣,和庆冬也万分紧张。
面对这样的生理不适,和庆冬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,一个又一个艰难的任务压到和庆冬的身上。和庆冬日夜钻研,不怕风浪,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。从2015年10月开工到2016年5月完工,240天,24小时连轴转。海上风电场落成的那一天,和庆冬说:“像这么大型的海上风电场建设,都是在我们的手里从最初的荒凉一直到成长建成发电,就跟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成长起来一样,还是很自豪的。”
创造中国奇迹的背后,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
江苏盐城滨海海港这座和庆冬参与建设的海上风电场,目前有125台风机不停工作,为国家电网输送绿色清洁能源。滨海北H1和H2海上风电项目已经实现并网,它们的总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,年发电量相当于17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。
和庆冬是河南人,但是却常年在江苏盐城工作,和家人分隔两地的他,对家人充满了愧疚。由于海上工作的特殊性,即使在节假日,也没有办法回到陆地休假。中秋、端午都只能和同事们一起过。最长的一次,和庆冬连续40天都在海上施工。照顾老人的担子落到了和庆冬媳妇儿的身上。他的媳妇儿从来都没有抱怨过,默默得守护老人和孩子,给予在远方工作的丈夫以支持。
一边是家人的牵挂,一边是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,和庆冬自始至终没有后悔过从事这份工作。每一次和庆冬从海上完成施工回来,看着夜幕中亮起的万家灯火,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。那些万家灯火,用的就是自己参与制造的大风机发出来的电。
这是海上追风人和庆冬的故事,让我们看到了风电工作者的辛劳和不易,也看到了他们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坚守和初心。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和庆冬一样的建设者,奉献着青春和汗水,贡献着智慧和勇气,才使得一个个伟大的国家工程拔地而起,屹立东方。感谢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们,也祝福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美好时代里,实现梦想,收获幸福。今晚21:10,江苏卫视《美好时代》,敬请期待!